您好,欢迎访问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联系必一体育

400-123-4567

贝多芬的雄心在第一部出版的作品中已显现

发布日期:2024-09-07 04:35:35 浏览次数:

  近两期的《947爱乐厅·欧洲现场》节目中,我们分别聚焦于贝多芬作品中的两个系列——“”和“”。如果将弦乐与钢琴相结合,两者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本周节目的“钢琴三重奏”专题中得到些许启发。

  从一些权威的音乐数据库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钢琴三重奏”的官方解释:它是钢琴与其它两种乐器结合的产物,大多数情形下是小提琴和大提琴,但有时也会有所变化,如长笛和大提琴、单簧管和中提琴、单簧管和大提琴、甚至是小提琴与圆号(如勃拉姆斯的Op.40)等。

  从这个基本定义追根溯源,我们发现目前的主流观点倾向于钢琴三重奏起步较晚,可追溯至巴洛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

  “三重奏鸣曲”中的“三重”指有三个声部,但在实际演出时往往需要至少四位演奏家,其中旋律部分由两个高音乐器担当,低声部的乐器通常是古大提琴或大提琴,还有一个便是键盘乐器,根据乐谱上作曲家所附的数字低音记号,在演奏过程中以即兴的方式加入和声,更多起到的是烘托和助奏的作用,不具备很强的主导性。

  这样的情形到了莫扎特时期有所改观。在今年4月刊《钢琴艺术》里《从海顿到贝多芬——略谈钢琴三重奏平衡问题的演进》一文中提到:“莫扎特的钢琴三重奏有的乐章是小提琴奏鸣曲,有的乐章是钢琴协奏曲,而大提琴永远是‘打酱油’的”。

  直至贝多芬笔下,这一问题的解决终于有了眉目。我们更没想到的是,贝多芬第一部出版的作品(Op.1)就是三首钢琴三重奏。

  正如贝多芬的赞助人华尔斯坦伯爵说的那样:贝多芬“通过海顿获得了莫扎特的艺术精髓”。从他Op.1的三部作品可以看出,海顿的影响贯穿始终。同时,极具抒情的慢板乐章也能见到莫扎特的影子。

  大提琴也从“打酱油”的状态中得以解放。查尔斯·罗森曾表示,贝多芬的音乐中有对过去的回望和对未来的向往,果不其然,他在这里并没有沿用海顿和莫扎特的三乐章布局,而是扩展为四乐章的形式,这个推陈出新之举可谓意义非凡。

  身为一名初出茅庐的音乐家,贝多芬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他期望在维也纳的沙龙文化中留下自己的印记,那务必要在一开篇先声夺人。这些作品也成了他往后室内乐的试验田。

  1794年,在贝多芬赞助人之一李赫诺夫斯基亲王组织的一次晚宴上,三部三重奏得到了首演的机会,当时海顿也在场并给出一番好评,但有趣的时,海顿也告诫贝多芬不要出版这些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第三首,因为“它们可能不会被迅速理解,会受到市场的冷遇”。

  显然,贝多芬对这一说法不甚苟同,生气地认为这是老一辈作曲家对他才华的嫉妒。但冷静思考后,他重新审视了这些作品,决定不急于付印,待进一步打磨。一年半载后,Op.1成功出版,三重奏中的三件乐器开始变得平衡起来,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也开始崭露头角。

  接着出版的第四部钢琴三重奏——《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小路之歌”》,贝多芬又回归到三乐章的传统,但却选用了非典型的编制,由钢琴、单簧管和大提琴组成。

  该作于1797年底开始动笔,那时的贝多芬已在维也纳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当年10月,他在维也纳城堡剧场见证了约瑟夫·魏格尔的喜歌剧《海盗的爱情》首演,其中的一首歌曲《在开始这项艰巨的任务前,我需要吃点零食》的旋律脍炙人口,大受欢迎,激发了包括胡梅尔和帕格尼尼等作曲家以它为主题谱写变奏曲,但显然贝多芬是其中的排头兵,以三重奏的形式完成了该曲的改编,取名为《小路之歌》,轻松诙谐、温文尔雅——但这或许只是我们如今的听感,当年的《大众音乐报》可不以为然,一些极端保守的评论家直言这首三重奏“很难”,并指责贝多芬写得“不自然”。

  尽管莫扎特曾受自己单簧管演奏家朋友斯塔德勒启发,将单簧管写入了三重奏和五重奏中,但不可否认的是,直到1797年,单簧管作为室内乐的独奏声部依然较为罕见。贝多芬究竟为何选用它放入其中?

  原来这要归功于默默无闻的单簧管演奏家弗朗茨·约瑟夫·拜尔。他常与贝多芬一起交流,出色的演奏技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部《小路之歌》是为他而量身打造。

  在创作过程中,拜尔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第一乐章以三件乐器的齐奏开场,有着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极为规整,布局上颇为传统。但调性的不断变化依然充满了冒险精神。柔板乐章篇幅短小,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朴实而抒情,爱意浓浓。末乐章则真正实现了贝多芬的创作初衷,将魏格尔歌剧中一个简单的主题作了九次变奏。回望他的整个创作生涯,贝多芬的诸多变奏曲都成了不可逾越的经典,包括上周我们在导赏中提及的《c小调第32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展现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

  在周五(7月10日)的节目中,我们将聆听到来自瑞士的日食三重奏在去年琉森音乐节上对这部作品的演绎。

  当年有三位来自巴塞尔音乐学院的青年独奏家,正是以这部作品为灵感,创立了这支具有特殊魅力的三重奏。此后,他们又先后荣获2016年“俄耳甫斯室内乐比赛”和2017年“大阪国际室内乐比赛”等许多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贝多芬为了迎合市场、提高出版物的销量,他还为《小路之歌》谱写了另一个“正统”的三重奏版本,将单簧管声部稍作调整后移植到小提琴上,本周二(7月7日)晚的节目中,瑞士钢琴三重奏将在返场环节中献演《小路之歌》“改编版”的柔板乐章,敬请期待。

  瑞士钢琴三重奏成立于1998年,荣获“卡尔塔尼塞塔国际室内乐比赛”、“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国际比赛”等重要比赛的一等奖,也曾来华演出,登上过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当晚的节目中,他们还将带来贝多芬钢琴三重奏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D大调第五钢琴三重奏“鬼魂”》(Op.70, No.1)。

  1808年,贝多芬在维也纳的海利根施塔特写下了此作,题献给安娜·玛丽亚·冯·埃尔多迪伯爵夫人。当时正逢贝多芬创作生涯的中期,第五和第六交响曲先后问世。标题“鬼魂”的由来,与第二乐章“感情丰富的甚慢板”中神秘的氛围不无关系,仿佛是在描述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遇见父亲鬼魂时的情景。

  但也有一些音乐学家认为,贝多芬在1808年时曾与剧作家海因里希·约瑟夫·冯·科林探讨过基于《麦克白》来创作一部歌剧的事宜,这是莎士比亚的另一部悲剧。尽管后来贝多芬因故暂搁创作计划,但根据他的手稿,剧本中的一些文字内容如“Macbett”(麦克白)都在《鬼魂》三重奏的第二乐章中出现,研究者们指出,音乐中那些沉郁的特质很可能与《麦克白》中三位女巫的场景有关。

  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也对《鬼魂》三重奏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它的音乐结构具有整体性,由一个主要的乐思贯穿其中,演奏者必须做认真地预习功课后方能表现出一气呵成的感觉,否则会显得断断续续而索然无味。

  除了第二乐章外,我们还能听出首乐章的利落,以及末乐章的温润,风格迥异又高度戏剧化。同时,贝多芬室内乐“交响化”的苗头也开始有所体现。

  Op.70的另一部作品为《降E大调第六钢琴三重奏》。与《鬼魂》相比,它显得轻盈多了,尤其在第二乐章的某些乐段呈现出的古典风格,好似对海顿与莫扎特的深情回望。但与前辈的作品相比,它又仿佛是一个新的世界。

  第一乐章以略带迟疑、忧郁的大提琴独奏开始,随即小提琴和钢琴分别对这个音型进行模仿,让人联想起第三部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的开篇。

  本周一(7月6日)晚,来自奥地利的三角洲钢琴三重奏组将带来这部作品,这是2018瑞士阿德尔博登室内乐音乐节上的一场演出。

  再次浏览本周的节目单,不得不钦佩贝多芬在变奏曲创作上的极高造诣。编号为Op.44的《降E大调第十钢琴三重奏》构思于1792年,甚至比Op.1的那三部三重奏还早(根据贝多芬的手稿显示,该作可能在他离开波恩前已完成,只是出版较晚)。

  他在波恩听到了迪特斯多夫歌剧《小红帽》中的一首天真活泼的小曲,以其中的音乐主题出发写下了14段变奏曲。这部作品将在周六(7月11日)的节目中播出。

  周二(7月7日)的节目将播出编号为Op.121a的《G大调钢琴三重奏》,它写于1803年,并在1824年出版,是贝多芬根据同时代奥地利作曲家文策尔·米勒1794年歌剧《布拉格的姐妹》中广为流行的主题“我是裁缝卡卡杜”而写的一组变奏曲。

  《947爱乐厅-欧洲现场》收听方式:打开收音机,调到FM94.7经典947,或是用手机打开阿基米德APP搜索“947爱乐厅 欧洲现场”,即可收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查看更多 >>

推荐阅读